广东召开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工作会议,会上印发《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下称《发展规划》),这是广东省首次出台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规划。
广东是中国制造大省和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26375亿元,以单独经济体计算,排名位列世界第5位。然而,广东制造业在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和品牌、产业结构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高,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劳动力成本上涨、土地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由“制造”转向“智造”迫在眉睫。
根据《发展规划》,广东未来10年将完成智能制造六大主要任务,到2020年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达4000亿元,到2025年涌现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品牌、开展高层次分工的国际化企业。到2025年,广东要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发展规划》提出六大主要任务
1、构建智能制造自主创新体系
针对高端装备和制造过程智能化等领域当前的薄弱环节,广东要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重点是核心基础部件、智能传感器与仪器仪表、高速高精制造工艺与技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嵌入式工业控制芯片、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
2、发展智能装备与系统
针对全省高端装备和制造过程在产品设计、柔性制造、高速制造、自动化和网络制造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加快发展智能化基础制造与成套装备。同时,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加快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完整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产业链。
3、实施“互联网+制造业”行动
针对企业投入不足、数据资源利用不高、高端人力资源匮乏、个性服务满足度低等行业共性问题,提供专业定制、购买租赁、咨询服务等多层次的云应用信息化服务。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生产制造”发展,支持企业发展行业网络协同制造,为制造企业提供技术、产品和业务撮合。推动制造企业开展O2O(线上线下)、柔性制造、大规模个性定制等制造模式创新试点。同时,促进工业大数据集成应用,推动大数据在工业行业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跨领域、跨平台应用。

4、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
针对部分行业的劳动力密集、作业环境恶劣、流程和产能瓶颈、高安全风险等环节,采取“机器人应用”、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等形式实施“机器人应用”专项计划。以提高装备智能化率、成果转化率、劳动生产率、产品优等率、节能减排率、土地产出率和生产安全率为主攻方向,推动全省现有产业实施新一轮智能化技术改造。
5、提升工业产品智能化水平
面向4G和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推动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功能和形态向多样化拓展。研发具有互联网后台支撑、具备自学习功能的智能家居产品体系、物联网终端互联等。推动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传统家电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6、完善智能制造服务支撑体系
推动重点高校及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并向社会开放服务。加快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省级授权质检机构等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设。
|